' The Queen is dead, God save the King !'

        莎士比亞歷史劇裡面常常一堆理查XX世或是亨利XX世,這些君主很愛取一樣的名字,於是讓我的西方史念得很辛苦。查爾斯三世還沒出現,而應該會出現在未來,他就是現在的英國王儲:查爾斯王子。實在很佩服英國人,居然也可以編出這樣劇本:把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,還是現在活著的皇室,如果查爾斯王子登基,會是怎麼樣的情況?

        會看到這齣戲也是意外,那天一大早趕到西區,原本是要排超級熱門而且位子很少的City of Angels,結果辛苦感到劇院門口,發現今天居然不放日票!當機立斷,馬上走到附近的Wyndhams Theatre(還好西區劇院很密集)查爾斯三世因為這周要下檔了所以很熱門,而且日票只有7張,好在讓我搶到最後一張,stalls第一排只要10鎊噢。



        序幕就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喪禮,所有演員一字排開,觀眾全部都笑了,因為你可以從他們的外形認出他門分別是哪些王室成員。國王查爾斯三世登基,圍繞在他身邊的家庭秘辛,宮廷鬥爭,甚至來自過去的鬼魂都輪番上陣。最後我們才發現這不是別的,就是一齣莎士比亞悲劇。   


我們的國王一如莎士比亞手下的君主,渴望有所建樹,卻也被良心和性格所牽絆。他不願簽署一項關於媒體限制的法案,卻因此成為導火線,讓整個內閣,甚至整個家庭都與他為敵。



        帥氣(且沒有禿頭)的威廉王子和超級瘦的凱特王妃出場,他們是完美的皇室夫婦,但是這裡的威廉有成為下一任國王的壓力,更有來自早逝母親的陰影。瘦到前胸貼後背的凱特一樣有著上鏡的微笑,但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她對丈夫殷切期待,積極干政,成為皇后的野心勃勃,她稱呼威廉為「我的丈夫」,讓人輕易地聯想到馬克白夫人。




        紅髮的哈利王子繼續泡夜店,認識了在聖馬丁學院念藝術的傑西,跟著她逛超市,吃土耳其烤肉,傑西是他嚮往的自由靈魂,甚至跟著她帶著面具上街頭示威。哈利要的不是傑西能被皇室接受,而是希望能跟著她遠走高飛。



        而皇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查爾斯和威廉都在深夜時分看見戴安娜的鬼魂,在皇宮裡遊走的她呼喚著前夫和兒子的名字:「You will be the greateset King we ever have.」對查爾斯來說,「The greatest King」是秉持裡面不妥協,對威廉來說,退位傳給年輕的一代才會讓父親成為最偉大的國王。


       於是我們有一場精彩的逼宮戲,將故事拉到最高潮,在這裏所有的人的理由都被攤開,赤裸正視選擇。而皇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走到後來,所有的人初衷都不見了,都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。我很喜歡最後一幕的加冕禮上,查爾斯拿起皇冠:「比我想像的還要重。」然後視野穿過皇冠「但是卻是空空如也。」



不得不稱讚Mike Bartlett的劇本真的寫得很好,回來看了他的訪問,發現要把這一齣現代劇寫得像莎士比亞,除了劇情要夠有悲劇性殺傷力之外,台詞也要學抑揚五部詩,前一句才在講上超市買東西,下一句立刻轉回古典,卻毫不突兀。張弛有度,上半場劇情還有些詼諧,下半場的強度強過上半場,更蓄積了所有的情緒和力量,看起來十分過癮。



圖片來源 :
http://www.theguardian.com/stage/2014/sep/20/king-...

http://geraint-lewis.photoshelter.com/image/I0000t...

http://www.theartsdesk.com/theatre/king-charles-ii...

http://www.theartsdesk.com/theatre/king-charles-ii...

http://www.thetimes.co.uk/tto/arts/stage/article40...

http://www.whatsonstage.com/west-end-theatre/revie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sherry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